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 :彩神彩票骗局_彩神彩票漏洞
首页>文化频道>要闻>正文

彩神彩票骗局_彩神彩票漏洞

来源 :彩神彩票走势图2023-07-01 17:48

  

彩神彩票骗局

中国教育以质图强高质量发展******

  作者 :王建(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财政研究所所长 、研究员)

  基础教育 :构建素质教育新格局

  2022年 ,基础教育迎难而上、奋力改革,着力构建发展素质教育新格局,着力构建教师专业发展新模式,进一步提升教育质量 。

  发展素质教育找准突破口 。

  素质教育理念和政策落地见效的关键在于德育、素质教育 的应有地位和科学评价体系真正确立起来。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寻求突破,立德为先有抓手 ,核心素养有载体 ,评价改革有导向 ,“双减”工作有成效,带来中国基础教育 的深刻改变。

  育人 的根本在于立德,德育 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思政课 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2022年7月,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 ,以“大思政课”建设为抓手,建设“大课堂” 、搭建“大平台” 、建好“大师资” ,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 。2022年11月,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建设 的意见》,针对中小学思政课存在教师兼职比例过高 、专业性不足的问题 ,明确具体 的专职教师配备比例 ,提出到2025年“小学专职教师配备比例达到70%以上 ,初高中配齐专职教师”的目标 。一系列举措强调了善用“大思政课” ,引人以大道 、启人以大智 、育人以大德 ,助力学生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 的时代新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

  课程 是育人载体,在人才培养中发挥核心作用 。2022年3月,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基于义务教育阶段时代新人培养的目标要求,通过培育核心素养来实施素质教育 ,引领课程改革由“知识本位”转向“素养本位”,推动育人方式深度变革。

  考试评价是“指挥棒” ,普通高中是应试教育“重灾区” 。为克服普通高中办学中“唯分数、唯升学”倾向 ,从“育分”转向“育人”,教育部2021年12月31日印发、2022年开始实施的《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指南》,从办学方向 、课程教学 、教师发展 、学校管理、学生发展等5个方面明确了普通高中办学质量 的评价标准,并把不给年级、班级 、教师下达升学指标 ,不炒作高考“状元”等作为考察要点,确立起以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的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质量评价体系。2022年3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2022年中考命题工作 的通知》,与2019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一起 ,构建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的考试内容体系和考试方式 ,将综合素质评价作为招生录取的参考或依据 ,促进素质教育实施 。

  深入推进“双减” ,优化教育生态 ,继续完善“1+N”的“双减”政策制度体系,强化监管执法 ,实现全覆盖、全链条治理。2022年1月,教育部 、中央编办和司法部印发《关于加强教育行政执法深入推进校外培训综合治理的意见》指出,到2024年 ,基本建成权责明晰 、管理规范、运转顺畅 、保障有力、监管到位的校外培训监管行政执法体系。2022年11月 ,教育部办公厅等十二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防范治理工作 的意见》 ,明确到2024年6月,隐形变异培训得以全面清除 ,有力确保“双减”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的主要目标 。2022年11月 ,教育部等十三部门印发《关于规范面向中小学生的非学科类校外培训的意见》 ,推动非学科类培训为学生发展兴趣特长 、拓展综合素质发挥积极作用,成为学校教育 的有益补充 ,明确到2024年 ,非学科类培训治理成效显著。

  一年多来,在各方共同努力下 ,“双减”工作扎实推进,校外培训市场野蛮生长现象得到有效遏制,校内减负提质受到普遍认可 ,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发展素质教育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逐步形成。

  提高教师质量找到新模式 。

  教师 是教育 的第一资源,有高质量的教师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 。造就新时代基础教育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需要从源头上抓起 ,筑基提质、补短扶弱、做优建强 ,筑牢强师之基 。

  推动教师教育振兴发展。2022年1月 ,教育部印发《关于推进师范生免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改革的通知》,提出在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中稳步推进免试认定改革 ,将教师队伍质量关口前移到培养院校 ,吸引真正乐教、适教 、善教 的优秀人才成为教师队伍后备军 。2022年4月 ,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实施高素质教师人才培育计划,构建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综合大学参与、教师发展机构为纽带、优质中小学为实践基地的开放、协同、联动 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 。

  加强欠发达地区乡村教师队伍后备。教育部等九部门在2021年发布《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优秀教师定向培养计划》 ,即“优师计划” 。2022年9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优师计划”师范生培养工作 的通知》 ,提出“优师计划”师范生培养 的核心关切,一是从源头上改善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中小学教师队伍质量 ;二 是聚焦“优秀”,全面落实高校教师与中小学教师共同指导教育实践的“双导师制” ;三是强化“保障” ,确保师范生在校“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 、得发展”,鼓励支持毕业生长期从教 、终身从教。

  名校长领航让学校走上名校路 ,名师汇聚才能成就好学校。2022年8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新时代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2022—2025) 的通知》 。2022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公布了培养基地及培养对象名单 ,确定150位教师为名师培养对象、10家单位为名师培养基地,150位校长为名校长培养对象、10家单位为名校长培养基地,旨在培养造就一批具有鲜明教育理念和成熟教学模式、能够引领基础教育改革发展 的名师名校长 ,培养为学 、为事、为人示范的新时代“大先生”。

  职业教育 :着力提高质量提升形象

  2022年 ,职业教育聚焦“提高质量、提升形象” ,改革攻坚在类型定位、体系建设 、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等方面全面发力 ,破解“大而不强”问题,助力技能型人才培养和技能型社会建设。

  顶层设计回归技能教育本质 。

  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教育为核心的教育类型 。2022年4月 ,新修订 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从立法层面对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的实施 、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等作了全面 的制度安排。据新华社2022年10月报道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 ,提出构建以行业企业为主体 、职业学校(含技工院校)为基础、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 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

  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有序有效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据新华社2022年12月报道,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 的意见》,提出以提升职业学校关键能力为基础,以深化产教融合为重点,以推动职普融通为关键,以科教融汇为新方向 ,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 ,切实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适应性和吸引力。

  关键要素提升院校办学能力。

  办学条件 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从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大幅提升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2022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职业教育教师队伍能力提升行动 的通知》,提出逐步提升教师培养学历层次 ,带动“双师型”教师队伍整体建设 ,推进固定岗与流动岗相结合 、校企互聘兼职的教师队伍建设改革 。教育部办公厅2022年9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 的通知》,10月印发《关于做好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 的通知》,明确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基本标准,突出对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的考察,注重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实绩 ,形成“双师”团队建设范式 。2022年11月,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实施方案》 ,持续加强学校基础能力建设,明确各地职业学校办学条件重点监测指标全部达标的学校比例,不断提高职业教育办学质量和吸引力 。

  工作场景增强学生职业能力。

  实习实训是职业教育的重要育人环节 ,既 是学生专业学习和技术技能训练 的必备途径 ,也 是提前熟悉岗位和融入社会的重要方式。教育部等八部门2021年12月31日印发、2022年开始实施 的《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着眼实习全程、聚焦关键节点和各方责任权利义务,进一步明确了学生实习的行为准则,提出1个“严禁”、27个“不得”,为实习管理划出了底线和红线 。2022年9月 ,教育部办公厅等五部门发布《关于实施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的通知》 ,提出面向重点领域数字化、智能化职业场景下人才紧缺技术岗位,以校企联合实施中国特色学徒制为主要培养形式 ,建设一批现场工程师学院,培养一大批具备工匠精神 的现场工程师,形成为技术技能人才紧缺领域系统储能、赋能的人才培养培训生态 。

  高等教育:全面服务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2022年,高等教育聚焦国家发展、科学技术和社会科学发展的战略需求,以学科建设引领人才培养模式和科研组织体系改革 ,加快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全面服务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

  “双一流”建设突出学科特色。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强国建设 的引领性和标志性工程,首轮“双一流”建设2016年启动至2020年结束 ,初步评估若干所高校逐步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2022年1月,教育部 、财政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的若干意见》 ,“双一流”建设正式进入新一轮周期 ,强调优化以学科为基础的建设模式 。2022年2月 ,教育部 、财政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 ,名单不再区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淡化高校 的“身份”和“帽子”。高校将在国家分类评价体系 的导引下 ,探索自主特色发展新模式,聚焦各具特色的优势领域和方向上创建一流 。

  “新农科”推进学科跨界融合。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关键在科技 、在人才 、在教育。针对传统高等农林教育学科碎片化 、过度分化、“单兵作战” 的问题,2022年8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新农科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指南》 ,指出引导涉农高校面向新农业 、新乡村 、新农民、新生态 ,面向粮食安全、生态文明、智慧农业 、营养与健康、乡村发展等五大领域,设置生物育种科学等12个新农科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 。2022年11月 ,教育部办公厅等四部门印发《关于加快新农科建设推进高等农林教育创新发展 的意见》 ,提出推进农林教育供给侧改革,加快构建多类型农林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一批高层次、高水平、国际化的创新型农林人才。

  哲学社会科学强化体系建构 。

  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日益完备。2022年,两份重要文件相继出台,积极推动了哲学社会科学稳步发展。据新华社2022年4月报道,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国家“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 ,提出要加快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 。据新华社2022年5月报道 ,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联合印发《面向2035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 ,强调充分发挥高校作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五路大军”中 的重要力量作用,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建构 ,提升高校咨政服务能力。强调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推进学科交叉融合,打造一流学科专业群 ,构建适应国家需求支撑知识创新 的学科体系。

  科研组织强调“大科学”模式。

  现代科研正在从自由探索为主向与重大问题导向的多学科交叉融合并重转变,需要高校科研组织模式从学科导向的松散型“小科学”科研模式 ,向聚焦国家重大战略目标任务的系统生态型“大科学”科研模式转变。据2022年8月教育部消息 ,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高校有组织科研推动高水平自立自强的若干意见》 ,推动高校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强有组织科研 ,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 、引领性科技攻关 ,培养造就一批战略科学家 ,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提供有力支撑。

让我们的报道“以生命的名义”命名******

  章新新

  5月12日之后 ,参与后方报道组策划 。

  5月27日——6月9日 ,赴四川灾区参与前方报道组工作。

  5月29日,陪同郭招金社长进入封城后的北川县城采访。

  6月8日 ,赴都江堰、幸福村、都江堰殡仪馆采访。

  山谷中,湔江蜿蜒 ,曾经秀丽。但今天这座小城 ,有一半被埋进山体滑坡 的土层 ,另一半像被抛向空中摔在地上 ,支离破碎 。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 ,我社记者一次又一次地走进已 是一片废墟的北川县城 。

  如果不置身北川县城,我想我们将无法真切地认识这次特大地震所带来的深重灾难 ,也无法感受到我们 的记者 是冒着怎么样的危险、承受着什么样的心理压力进入采访现场工作 的 。

  从映秀镇、汉旺镇,到红白镇、洛水镇,从通向汶川的“死亡之谷” ,到走向北川 的泥泞山路,我社记者用心和泪水 、用笔和镜头记录了在巨大灾变中——中国人民的精神状态和中国社会 的深刻变迁。

  一 、“以生命 的名义” ,作出历史命名 。

  如果说生与死是人类必须直面的终极问题 ,那么每个民族都无法回避思考生与死 。从这个角度看,关于汶川大地震的新闻报道并不是一般意义 的突发事件报道 。灾变 、生死 、侠义、英雄 ,一直以来就是信息传播 的“母题”。“母题” 是英文motif的音译 ,由西方民俗学者首创 的术语 。1932年 ,美国民间文艺学家汤普森(Stith Thompson)提出,民间故事最小 的叙事单元是“母题” 。“母题”同时也是建构信息传播 、新闻构成 的基本元素 ,它会在大众传播乃至文化传统中不断重复出现 ,其实质 是形塑人类生命共同体(氏族 、民族 、国家乃至整个人类) 的集体意识 。在这次灾变 的新闻报道中 ,“生死”的“母题”得到了极大 的释放。

  对外新闻报道,被认为 是跨文化 的信息传播活动。它不得不面对东西方不同社会制度 的意识形态分野 。媒介、媒介传播 ,本身乃 是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 的活动。中国新闻机构 的对外新闻报道工作 , 是我们党领导 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决定了它 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且规定了不能因为它的传播受众是资本主义社会中生活的受众人群,就改变它的舆论导向 。同时 ,这也确定了它必须以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文化传统中生活的受众人群作为始终服务的对象,从而服务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也服务于人类不同文明间的共同进步。也因此,克服意识形态 的阻碍是对外新闻报道必须跨越的难题。而对外新闻报道得以延续且信息传播范围不断扩大 的原因,主要在于:经济全球化下 ,各国社会间信息需求 的不断增长;交换信息成为各文明间相互交汇交流的必然要求 ;即使不同的意识形态 ,也有“交往对话”的驱动力量,也有“互识互通” 的共同基础。

  汶川大地震 的对外新闻报道 ,反应之迅速、数量之庞大 、不间断持续时间之长 ,在新中国传播史上都 是破天荒的 。在抗震救灾报道中,我社创造了一项又一项 的历史纪录 。但汶川大地震对外新闻报道的特殊意义,主要是 :(一)“人民高于一切”、“生命高于一切”,成为报道的核心内容。对个体生命 的施救,对个体生命 的自救,对个体生命的尊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强调 。(二)被报道 的主角 是施救者 、自救者 、被救者 ,涵盖社会各个群体、各个阶层。英文中的hero ,有“英雄”和“主角”的双重含义 。让人民——包括施救者、自救者、被救者的个体生命——同时成为报道中 的“英雄” ,得到了前所未有 的凸显 。(三)作为社会主义 的价值建构 ,人道主义精神得到了前所未有 的广泛传播。人性 的光辉 ,生命的尊严 ,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彰显 。(四)社会主义国家的媒体 ,从立足点到观察视角,在本质上讲都 是把人 的生命作为最高价值的。这样的本质意义,在报道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体认。

  汶川大地震 ,空前放大了人类生命在重大自然灾害面前的无助与脆弱 ,但也空前放大了人类生命中“守望相助 、心手相连”的伟大情感。与之相关 的对外新闻报道 ,得以跨过藩篱 ,正因为它建构在人类生命的共同情感之中,以人类社会广泛认同的价值观为基础 ,把对生命 的尊重作为最重要 的价值判断,空前放大了人性之美的审美体验。

  从很大程度上说 ,这次大地震 的对外新闻报道,是“以生命的名义”命名 的 。人类生命宛若风中之苇 ,极其柔弱却也极其坚韧 。它之所以坚韧不拔 ,因为它有生命间的互助互爱 ,也因为它有生命间的包容共通 。社会主义中国 的对外新闻事业 ,也必将从这样的路径出发 ,为人类社会不同文化、不同文明 、不同意识形态间的共同进步作出贡献。

  二 、形塑生命信念,把握报道主线 。

  一切为了人民 、一切服务于人民 , 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 。对公民生命 的尊重 ,对个体生命的尊重 , 是这次抗震救灾对外新闻报道工作的起点和归宿。

  汶川大地震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同情和普遍关注。8.0级地震 ,突如其来,震级高、烈度大。一瞬之间,痛失8万同胞生命!重灾区范围超过10万平方公里,累计受灾人数4500万人 。地震发生在群山深壑之中 ,余震不绝,山体滑坡 、泥石流等严重次生地质灾害频频发生,抗震救灾工作异常复杂 、极端艰难。另一方面 ,与32年前唐山地震时不同 ,如今 的中国 是世界第四大经济体 。它处理国内事务 的方式方法,已经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一个大国 的真正特征 是 ,世界其它国家非常关注这个国家境内发生 的事件。按此标准衡量 ,中国已经是一个超级大国 。”英国《金融时报》5月15日发表评论说:“大国的力量受到尊重,它们的思想激励着和影响着其它国家 。这就 是为什么美国新奥尔良遭受飓风袭击全世界都感到震惊 ,中国四川地震立即成为当前焦点 的原因。”

  针对国际社会和全球华人的高度关切,我社 的报道特别强调:(一)及时、准确 、客观地报道灾情 。在灾变报道中 ,公共沟通应当秉持三项基本原则 ,即 :“公布真相、及时公布、首先公布”。我们 的报道力求做到“首先公布” ,如实报道灾情,真实反映抗震救灾工作中大量存在 的实际困难 。(二)持续报道党和政府“只要有一线希望、只要有一点生还可能,就要作出百倍努力” 的重大宣示,生动报道党和政府领导人在抗震救灾最危急 的时刻奔赴灾区指挥救人指导救灾 ,全面报道政府抗震救灾工作所采取 的一系列措施和抗震救灾工作取得 的阶段性成果 。(三)通过故事、细节和生者逝者 的话语 ,着力表现中国人民与命运抗争的精神品格——挺立不屈的坚韧、临危不惧 的勇敢、心心相系的大爱和空前无比的团结 。(四)突出报道政府主动向国际社会通报灾情 ,积极欢迎国际救助 的开放姿态 ,充分报道境外救援队、医疗队服务灾区人民的感人事迹 ,追踪报道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侨华人捐赠物资在灾区 的发放情况。(五)深入报道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侨华人对祖国家乡灾区人民的骨肉深情。(六)重视解疑释惑。

  在梳理这次抗震救灾报道时 ,我们应当看到我社 的报道 ,无论 是坚持正确导向、追求导向实现 ,还是强调报道的针对性、实效性 ,其立足点都在于对生命尊重 的价值判断上 。因为正 是在这个价值判断上 ,集中反映了在巨大灾变中——中国人民 的精神状态和中国社会 的深刻变迁 。事实上 ,“生命至上”已经上升为公民 、国家和民族的共同信念 。我社的抗震救灾报道也正 是以此作为报道的主线贯穿始终。很显然,我们无法选择灾难 ,但我们可以选择迥异于过往 的方式面对灾难。

  三 、高擎生命之帜,形成报道合力 。

  我社这次重大灾难事件的报道与以前报道所不同 的是 ,前方记者 的迅速集结 ,和后方记者、编辑 ,乃至全社各部门各分社的报道动员,都 是在极短的时间里完成 的 。尤其重要的是 ,前方后方 、各部门各分社在很短的时间里形成了报道的合力。这得力于前后方报道组、各部门各分社领导的有力指挥 ,但也可以说 ,这主要有赖于“生命至上” 的共同信念所形成的巨大感召力。这次抗震救灾报道 ,佳作涌现。前方记者发出了一篇篇 的独家新闻 ,写出了一篇篇 的感人报道 。后方记者也同样日夜兼程,汇集信息 ,梳理思绪 ,发出了一篇篇 的深度分析 ,写出了一篇篇的独到评论 。这得力于我社记者群体 的专业素养 ,但也可以说,这主要有赖于“生命至上”的共同信念所焕发的强大精神动力 。前方记者冒着生命危险一次又一次地穿越“死亡之谷”,拍摄了大量的珍贵图像。后方记者克服各种采访困难 ,连续作战。这得力于我社记者“特别能战斗”团队精神 的长期培养,但也可以说,这主要有赖于“生命至上” 的共同信念给予我们每一个人 的精神洗礼 。“生命至上”犹如一次又一次吹响 的集结号,它一次再一次地感召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

  四、围绕尊重生命,加强议程设置 。

  5月12日、13日 ,我社领导层连续做出重要决策 :(一)当天派出记者增援四川分社,此后不断加派记者 ,先后共派出93名记者、编辑和行政后勤人员赶赴四川 、陕西、甘肃灾区,极大地增强了现场新闻采集能力,也完成了我社历史上为报道单一突发事件在新闻现场投放人员最多 的一次大集结。(二)迅速成立以总编辑为指挥 的报道领导组 ,成立以重庆分社社长为领导 的前方报道组 ,实现垂直化领导 ,社长 、总编辑、副总编辑先后奔赴四川灾区,靠前指挥,调动指挥全社力量投入抗震救灾报道。(三)12日当天晚上,决定开设“汶川大地震滚动报道”栏目 。13日,全天不间断播发电讯通稿404条 ,创中新社有史以来之最 。报道数量的迅速增长,地震信息的极大丰富 ,对拉动抗震救灾 的前期报道极端重要。与此同时,总社成立后方报道组,加强议程设置,强化信息梳理,围绕尊重生命的价值判断进行选题策划 。在震后第三天,推出第一组特别策划报道《黄金七十二小时》系列 。随后,一组组 的系列评论、特别策划报道不断推出 ,不仅使报道形成声势,且让整体报道具有更广阔的观察视野 、更厚实的历史深度和更具象的细微体验 。

  五 、守望生命烛光 ,凝聚华人力量 。

  在当代信息传播中 ,信息流动是双向的,信息受众是信息流动 的重要参与者 。由此 ,注重信息传播的交互性,将会改变对外新闻报道 的现有模式 。为增强对外新闻报道实效 ,创新内容形式 ,这次抗震救灾报道工作中,我社高度重视信息传播交互式服务 ,第一时间紧急与海外华文媒体负责人磋商,迅速转发海外华文媒体积极评价我国抗震救灾的社评社论,及时提供“四川大地震”专版 ,加班加点制作400多个报纸版面 。“守望生命,心手相连” ,凝聚全球华人共识 ,汇集全球华人力量 。我社领导层及时做出决策,在13日即向港澳台和海外华文媒体同业发出倡议 ,携手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家海外华文媒体,共同开展“炎黄儿女情系四川地震灾区”活动,得到热烈响应,多家海外华文报纸立即在显著版位刊出倡议书。

  六、呵护生命尊严 ,完善“把关”制度 。

  “把关”(gatekeeping)的概念,被认为来源于英文中 的“守门人”(gatekeeper)一词 。最早把它借用过来 的 是社会心理学家莱文(Kurt Lewin),他在1947年一篇题为《群体生活 的渠道》的论文中提出这一概念 。在信息传播活动中,记者、编辑和签稿人就是信息加工 的“把关人”。在这次抗震救灾报道工作中,进一步凸显“把关”制度 的重要性。(一)总编室多次发出抗震救灾报道提示,强调把握好报道尺度 ,注意可能出现的偏差 。(二)注意核对新闻事实,努力确保报道 的真实性 。由于发稿量大 ,现场采访条件艰苦 ,前方记者身心疲惫 ,报道工作中难免会出现新闻事实差错 。这需要编辑和签稿人稳妥处置 ,细心校正。(三)坚守客观报道 的立场 。现场目睹灾区人民巨大伤亡,前方记者感同身受 ,心力交瘁,报道工作中很容易产生“感染式移情”,从而影响到在新闻判断上 的冷静客观 。(四)呵护生命尊严 ,“有节制”地进行灾变报道 ,努力实现对公众舆论 的理性引导。“毫无节制”的灾变报道 ,往往会形成“滥情报道”,甚至把“灾变新闻”变成“消费灾变” 。因此有必要把尊重生命的价值判断贯穿于“把关”制度中。

  七、关切生命意义,切实改进报道 。

  李安江 、郭晋嘉、杜远所采写的通讯《那一夜,我们没有采访》, 是我社这次抗震救灾报道中 的名篇佳作 。在关切生命的意义上,我们 的记者做出了“超出常规”的抉择,把抢救生命放到了第一位 。因此 ,不能简单地说 ,“记者是历史舞台最前排的观众” 。在抗震救灾波澜壮阔的“拯救生命大行动”中,我们不再 是“观众” 。但是在新闻操作层面上回归“观察者”的角色考察这次报道工作 ,有非常多的经验值得总结 。地震发生后前三、四天,由于通讯不畅,前方报道受阻 。尽管前方记者和总社技术部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但在一段时间里,海事卫星没有及时到位,前方报道时继时断 。这其中既有单纯的技术装备 的因素,也有各个方面 的经验不足。我们需要不断完善突发事件应急机制 ,把技术后勤保障放在突出位置。

  今年以来 ,重大突发事件频发 。从初春的雨雪冰冻灾害 ,“三•一四”拉萨打砸抢烧事件,到山东火车翻车事故,奥运圣火全球传递受到各种政治势力干扰 ,直至“五•一二”汶川大地震发生 。对这些事件报道工作 的得与失,一直在警醒着我们 :要更加主动地服务海外受众 ,更加充分地认识改进对外报道工作的紧迫性 ,更加努力地提高对外报道工作的实效性。而仍在进行中 的抗震救灾报道 ,不仅为我们切实改进报道工作提供了鲜活 的经验,也从另一个侧面预示着尊重生命的价值判断将最终改变我们 的生活 。关注生命生存 的状态,关切生命的本质意义 ,不止于突发事件 的报道,它将在今后所有 的报道领域、所有的报道题材中呈现出非同以往 的张力 。用胡锦涛总书记讲 的话说,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是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根本要求”。

  “生命至上” 的伟大信念, 是汶川大地震惠及我们每一个人 的最为珍贵 的“精神遗产” 。“以生命的名义”, 是对一次特大灾难报道 的历史命名,但同时它也将成为我们生活 的召唤。

  (历史资料)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

[责编:天天中]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视觉焦点

  • 2.0T带四驱,这奥迪又降2万,人称平价小A7,终于火了!

  • 吴京:盗版是在砸认真创作者的饭碗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彩神彩票技巧比亚迪S2正式下线,纯电动小型SUV又多了一款新选择
2023-10-15
彩神彩票赔率2018年4大银行净赚9493亿
2024-03-18
彩神彩票下载国资改革重磅文件出台,允许国企开展股权激励
2024-01-13
彩神彩票娱乐从韩庚到鹿晗再到黄旭熙,归国路越来越难走了
2023-10-23
彩神彩票官方网站 谁是游戏版号开闸最大受益者
2024-01-10
彩神彩票邀请码48岁吴奇隆宣布刘诗诗产子喜讯:小朋友来报道 母子平安
2023-05-14
彩神彩票客户端下载浙江台胞的春节收获:成功在大陆办理个人养老保险业务
2023-08-17
彩神彩票交流群“癌症之王”胰腺癌的临床表现
2024-03-03
彩神彩票玩法猪猪侠之竞球小英雄2突破瓶颈,开发新想法猪猪侠的球星成长之路
2023-06-06
彩神彩票代理 26岁男模走秀时突然跌倒猝死,身体健康的他死因令人生疑
2023-10-23
彩神彩票官方小城华欣的浪漫与柔情
2023-07-18
彩神彩票开奖结果 农村近2500万套住房空置,东部空置率最高
2023-10-03
彩神彩票充值量子保密通讯,经典派陷入的误区
2023-10-03
彩神彩票返点菩提为何狠心将孙悟空赶出师门?生死簿上有答案!
2023-05-16
彩神彩票平台柔宇折叠屏手机开卖了?
2023-09-17
彩神彩票官网打牌赌博家风不正 甘于被"围猎"
2023-07-29
彩神彩票开户假如李清照是男人会是怎样
2023-08-16
彩神彩票app下载A股迎两大“重磅”利好
2023-06-23
彩神彩票投注他们3年干了30多年的事
2023-08-30
彩神彩票必赚方案 美议员:特朗普与利比亚国民军司令的通话引起地区混乱
2023-12-08
彩神彩票手机版欧文正名之战像极了詹姆斯
2023-07-02
彩神彩票注册网死党移居国外买壕气别墅 客厅可赏180°无敌美景
2023-11-29
彩神彩票登录 阿圭罗破门曼城1-0伯恩利 夺冠在望
2024-01-26
彩神彩票APP7.0妈妈咪鸭小萌鸭乌龙认"妈"笑料百出
2023-09-09
加载更多
彩神彩票地图